决定来内地之后,崔慧仪给两家合作候选厂,寄了几箱立德的圆仔方便面。
刘主任拿了一箱方便面过来,岳宁让张师傅帮忙先煮了五包面,就用方便面自带的调料,也做个口味调研。
一大盆麻油鸡面端到了窗口,打饭的阿姨给每个人打上一口。
“这是我们家卖得最好的圆仔麻油鸡面,我担心它可能不适应北方的口味。你们先试试。”崔慧仪跟大家说。
“崔总,你们这个面已经很好吃了。比我们这里的方便面好吃多了,无论北京还是上海的方便面都有一股油腥味。”
谢厂长说:“我们之前用的是鸭油,味道还要大,现在也改用棕榈油,我们的棕榈油是国产的,我们炼油设备不如国外,所以棕榈油有点味道。”
崔慧仪点头:“我们用的是马来西亚精炼棕榈油,面饼没有杂味。”
“面也劲道,他们的面一泡就烂乎乎了。”
谢厂长无奈:“我们的设备是国产的,你们问问崔总的设备是哪儿的?”
“我们引进的是全套日本的方便面生成线。”
“老祖宗都做了几千年的面条,生产线还要靠日本?”说话的人回味了一下嘴里的味道,“不过有句说句,这面确实好吃很多,小鬼子还是有一套的。”
“崔总你要求可真高,我们觉得这个方便面已经很好吃了。”
“对,对!很好吃了。”
“这种方便面肯定会被疯抢。”
“对了,崔总,你们什么时候跟谢厂长这里合资?”
“崔总合资之后,会用日本的生产线吗?”
“崔总你们合资之后,配额是不是会多一点,我们能不能多拿点货?”
“对啊!对啊!要批条子吧?”
听到这样的评价,崔慧仪一时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多了?看起来大家都喜欢他们的面。
有些事啊!自己想是没用的,还是要让专业的人来品评,比如这群人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,他们懂这里的市场………………
“什么味道?
空气中鸡饭的香气还没散去,一般酱香冲散了原来的香味,岳宝华端着一个搪瓷盆,岳宁端了一个碗,两人到了窗口前。
他们到窗口,人已经围了过来,岳宁手里是一碗油润的褐色酱料,岳宝华的盆里是煮过的方便面,岳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酱料倒入方便面里,快速拌?,酱香随着方便面里的蒸汽升腾起来,他们又饿了。
岳宁抬头看崔慧仪:“捞面,你先试试?”
崔慧仪递上她的碗,岳宁给她打了一筷面条:“回港城,我们一起改良一下面饼,捞面的面饼要更加劲道一些。我还有一个浓汤面,也马上好了。
岳宁把打面的工作交给打饭阿姨,她继续回灶台,她在等炉灶的余温把高汤粉焙干。
被油润的酱汁裹住的方便面,进了口水泛滥的嘴里,以前只知道方便面是为了方便,从来没想过它能有多好吃。
所以刚才港城那个方便面只要面饼没有油腥味,汤料鲜咸,他们都觉得已经很好吃了,肯定可以大卖,现在他们不这么想了。
岳宁拿了一个碗过来:“酱料里没放辣,谁要加点辣椒油吗?”
“吃完了。”有人抬头说,“再来一口,我加辣试试。”
“没了,通通没了。”
“还有不?我吃辣,我要加辣。”
“那......那就算了。要不等下加鸡汤面里?”岳宁笑问,“味道还可以吗?”
“你们能卖这个酱料吗?”有人问。
“对,对,就这个酱料,拌饭拌面都好吃。
岳宁伸手向着崔慧仪:“你跟崔总商量,我只是帮她来改良口味的。”
崔慧仪笑了,方便面吃出新业务来,酱料?不是现在应该回去先开发这个新品捞面吗?不是说为了适应北方人的口味吗?为什么她这个港城人也觉得超级好吃?
崔老板还在品嘴里的味道,他是做调味料起家的。
年轻时候他替马来亚的一家糖厂做代理,把糖卖进了立德,他勤快,只要客户想要,他都会想尽办法给人搞,那时候肉桂粉还不是一个很普及的调料,立德一直用的那家洋行没有准时给立德供应肉桂粉,立德的人给他打电话,他连夜跑遍了港
城,都没买到足够的肉桂粉,他打听到了河内一家商行有,他让人搭第二天的班机,把肉桂粉送进了立德,明明花了大价钱,却只收了正常肉桂粉的价格。
有了这一次,立德的项老板对他好感大增,调料生意全部给他。
战后的港城,华人上层大半是从上海来的富商,小部分才是像他这样潮汕来港城讨生活慢慢发迹起来的人。入了项老板的眼,就能沾到他那个圈子,通过乔家,他的货品打入了鸿安超市和鸿安百货,一下子销路拓宽了,他的生意蒸蒸日上,自
己建起了调味品厂。项老板也看上了他,到后来把独生女儿也嫁他。
作为一个白手起家,到今天这个身价的老板,他在这个酱料里尝到了,当年让他遇风起飞,那个肉桂粉的味道。
“各位,我们崔家除了做方便面,还做调味料,崔记的调味料不仅在港城有名,整个东南亚市场,乃至欧美市场都有销售。这个酱料确实非常好吃。回港城后,我们也 -->>
26、第 26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