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光绪年间,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。光绪年间曾经举行过几次秋季军事操练,秋操纪念杯,是当时操练后的纪念品。”

  秋操杯听起来怪怪的,不了解秋操杯历史的人肯定不清楚为什么叫这么古怪的名字,古代瓷器没有这么不雅致的名字。就像宋青云说的,秋操杯,其实是光绪年间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,也是奖品,也是为了鼓舞军心,鼓舞摇摇欲坠大清王朝的士气。

  晚清,在经历了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的惨败后,各地反清党派又起,山头林立。清廷认识到时局的危机,要想在内外交困中继续生存,就必须编练新军,实行军事现代化。

  于是,从1905到1908年,也就是光绪三十一年到光绪三十四年,清廷分别在举行了河间秋操、彰德秋操和太湖秋操的大型军事演练。陈阳手中这只杯子,就是第三次军演在安徽太湖举行完太湖秋操之后的纪念品。同时太湖秋操也标志着大清政治军事史重要转折的。

  作为清廷“大阅兵”的纪念品,三次秋操共有三种秋操杯传世:第一,边款为“大清光绪三十一年河间附近秋季大操记念”的红彩描金龙纹杯;其二,题铭为“光绪三十二年彰德附近大操记念”、图案为大清龙旗的铜胎景泰蓝杯;其三,就是这款为“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记念”的粉彩荷花吸杯。

  “哦,原来是这样!”所有人纷纷点头,表示明白了。

  柱子晃着大脑,真没想到,大清还举行过军事演习,陈阳在旁边听完嘴角一乐,“这次太湖军演,可是太有意思了,除了军演以外,这秋操杯还有另个一意义。”

  陈阳将杯子重新放到桌面上,宋青云从桌面上拿起看了起来,这玩意不值钱,流传下来的不少,但是在江城、甚至京城都不多见,是件挺有意义的玩意。这杯子最主要的意义其实不是见证了太湖秋操,而是见证了光绪、慈禧去世。

  根据史料记载,慈禧太后批准的章程,秋操在1908年11月18-21日举行,前三天在战场角力,最后一天是阅兵式。慈禧太后派陆军部右侍郎荫昌、两江总督端方为校阅秋操大臣。

  根据《太湖县志》记载:“先期设电报,筑马路,宾馆、行辕纷纷营造。”小小的太湖县城一时热闹起来,在太湖上一辈老人的记忆中,那个时候的县城,到处都是扛枪的兵。县城周围的山上扎有营盘木寨,北门沙滩上搭了很高的台子,说是皇上要来阅兵,到处挂起了大红灯笼,一片喜庆的气氛。

  华士龙在《从太湖秋操到与中山先生的几次会面》一文中回忆道:“演习开始规定:1、演习所用枪弹、炮弹都应只是空响弹,不准有弹头;2、炮兵距‘敌’30步内不准开炮,步兵距‘敌’10步内不准放枪;3、故违伤人者,有司论罪。布置就绪后,演习正式开始。”

  据参演的第九镇军官华士龙回忆中提到,秋操每天战况都十分激烈,且愈战愈猛,整个战场上杀声震天,硝烟弥漫,两军对垒,各显神通,变幻无穷,官兵们似乎非常认真,不走过场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南北两军都设置了氢气球一具,这在那个年代属于最为先进的装备了,主要是用来侦察对方情况的,可见当时对这次秋操的重视程度。

  就在各项筹备就绪,秋操近在眼前之际,朝廷出现了重大变故:11月14日、15日,秋操准备开始前,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。在这种突发情况下,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溥仪小朝廷没有犹豫,给出的命令是按原计划行事,因此太湖秋操并没有因为光绪帝和慈禧的去世而耽搁。

  但出现了另外一件事,将这次秋操直接变成了实战。

  “怎么突然就实战了?”振丰好奇问道,“他们不都是空包弹么,那也打不死人呀?”

  宋青云在旁边一笑,“那玩意,子弹都在人家手里,人家说用空包弹就用空包弹,说用实弹就实弹,换子弹还不快!”

  陈阳继续笑着说道,“就在军演进行的第二天,有人起义了!”

  “起义?”秦浩峰听完都笑了,“这人脑子不好使吧,人家在这军演呢,他怎么能想到起义呢?都不如直接去攻打京城了!”

  陈阳听完,表示这个人不是在太湖起义,而是在安庆城中起义。

  “这个人叫熊成基,武备学堂出身,任混成旅炮营队官,按照当时的说法,应该算革x党,”陈阳拿着筷子吃了一口菜,“他原本着就想借太湖秋操之机,发动军中骨干,利用军事演习起义,而安徽巡抚早有防备,为防范发生意外情况,就没让这些有着新思想的将弁参加秋操。”M.biQUpai.coM

  “当时巡抚陪同观操大臣一同前往太湖县,还带走了不少原驻省垣安庆的巡防营部队,这样一来,省垣防卫就十分空虚,又赶上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去世,熊成基感觉自己来了机会,这时候他要是突然发难,将装备都弄到自己手里,天下岂不是唾手可得!”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