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爷子同桌的女同志对这位戴眼镜的同志白吃白喝很不高兴,尤其是吃到最后他还借口去卫生间。
女同志跟老爷子说:“吃好了,抹嘴巴走了吧?您还把他当知己了?被人白占便宜了吧?”
“你啊!”老爷子摆摆手,“不懂看人。”
正说着, 那位戴眼镜的同志又回来了,他坐下等老爷子吃饱喝足。
老爷子站起来说要去结账,他笑着说:“我已经结了,我想请教周老,怎么能让周老请客?能不能再耽搁周老一些时间,帮我讲讲这福运楼的情况?"
老爷子看向陪自己来的女同志,他伸手:“我家就在边上,要不去我家喝杯茶?”
“打扰了。”
出了福运楼,这位同志推了自行车跟老爷子一起走,老爷子问:“同志,你是新来的领导,微服私访了吧?”
“什么微服私访?就是来看看。我是二商局新上任的局长宋自强。”
二商局管全市副食品、饮食、服务行业和摊贩。本来这是一个按部就班的部门,老爷子听他说,改革开放了,粤城是离港城最近的大城市,以后就是对外的门户。上面的领导说要做好服务业,要做好接待工作。
前几天他走访了两家涉外酒店,今天跑粤城响当当的福运楼,多走一家,多一个烦恼。
“我一下子也摸不着头绪,听您说话,就知道你是行家,想了解一下,福运楼这个局,该怎么破?”宋自强请教老爷子。
“难啊!”老爷子跟他说起了这福运楼的前世今生,从道光年间开业,一直是粤菜叫得上名的酒楼,真正成为粤菜第一招牌的,则要到三十年代中后期,这又跟一对师兄弟有关,师兄罗长发强,师弟岳宝华,福运楼一时间风光无两,三七年后福
运楼老板为了分摊风险去港城开了分号,带了罗长发过去。
讲到这里,就到了老爷子的家了。
宋自强仰头,这是一栋西关大屋。清代粤海关和十三行成立,粤城成了全国举足轻重的通商口岸,西关这里则是粤城的中心,富商云集,在这里建了一栋栋豪宅,老爷子家就是这样的大屋。
大屋的门就有三道,第一道矮脚吊扇门,第二道趟龙门,第三道红木大门,着实气派。
老爷子引了他去门厅右侧的庭院,一棵石榴茂盛,只是其下的假山颓败,鱼池干涸,老爷子笑着说:“政府刚刚把这宅子还给我,还没好好收拾,见谅。”
“哪里!”宋自强坐下,
老爷子去灌了一壶水,生了炭火烧水,继续说福运楼的师兄弟俩:“港城日占那三年,日军把港城的储备粮都拿到了东南亚战场,那三年普通人活下来都难,罗长发历经艰险才活了下来。战后福运楼老板再想去港城开店,罗长发说什么都不去
了,所以岳宝华就去了港城。但是福运楼好像跟港城相克,没两年港城的福运楼被卖了,岳宝华又跑了回来,听说后来他想自己闯闯,又去了港城,那时候他还时常回来,后来就回不来了,老罗是个实诚性子,他一直认为自己师弟是为了不让他为
难,所以再次去了港城,他对岳宝华的这个儿子也是尽心尽力,丝毫不偏心,当然他对其他徒弟也尽力,这个小岳比他爸年轻的时候,手艺还要好。而且他还喜欢研究,什么古菜谱,什么其他菜系。有什么新口味就会请我尝尝,让我给建议。本该
能挑起福运楼传承的人,逃不过一个劫啊!”
“怎么说呢?”
老爷子洗了茶盏,泡茶:“事情呢!出在他娶的那个老婆上,你知道的,食品商店和福运楼都隶属于二商局,领导觉得小岳长得好,手艺好,就给他介绍了食品商店的一朵花,谁知道这个女人是个有野心的。人家逃往港城是活不下去了,她呢?
男人有手艺,孩子也生了,居然也跑了。这下可害惨了小岳,小岳就这么带着女儿去了西北。连带老罗也被连累了,他又是个耿直的性子,没能照顾好侄子,心里愧疚。那些日子里,老罗没了。只能老罗的儿子顶上,罗世昌只有他爸的手艺的七八
成,"
“这几年就没有培养个有本事的厨子?”
老爷子喝了一口茶:“罗世昌没老罗本事大,还比老罗心眼多。老罗带徒弟都是尽心尽力,以前岳志荣在的时候,岳志荣也愿意教人,那时候厨子有天分高低,但是会都会,罗世昌教一半留一半,他本身跟他爸比,差了几成,他带的那些徒弟还
只能从他身上学一半,这下好了,能学到的只剩下一角了。再经过这么些年的折腾,你说这福运楼还剩下几成?”
“老罗的其他几个徒弟呢?”
“手艺好的那个去了干休所,手艺一般的那个去了利群饭店。
“刚才那个年轻厨子?”
“罗世昌的大儿子,这是个好苗子,天分不能说特别好,关键是肯钻研。不过有些菜没人会做了,就真没人会了。”老爷子叹气,“也就是我这个大半截入土的老头子还心心念念那几个菜,这都新时代了,那些菜确实费时费力费神,也不是劳动人
民吃的,没有就没有了吧!”
“还是您那句话说得对,这是中华饮食文化,再说生活条件总会越来越好的,今天大部分人都吃不起这样的菜,不代表以后也吃不起。 -->>